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新聞動態 >>行業動態 >> 以先進產能驅動“彎道超車”,無錫光伏產業大擴張|“20年•20城”一線調研
详细内容

以先進產能驅動“彎道超車”,無錫光伏產業大擴張|“20年•20城”一線調研

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五百多個制造業小類中,今天極少行業受到的關注度可比肩光伏。本世紀初以來,幾輪技術迭代、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升,使之成為成本下降最快的可再生能源,同時也讓風口上的企業不敢放慢腳步。

在不同地域,光伏的“造富”神話輪轉。尚德施正榮、漢能李河君都曾登頂中國首富。英利苗連生曾是河北首富,賽維彭小峰更是在32歲時便成為江西首富。而現在,更為人熟知的是四川的通威集團、常州的天合光能等。

無錫,是中國光伏發展史中繞不過去的地方。它曾經和尚德的名字深度綁定在一起,成為中國光伏的發源地,組件產能一度占到全國的1/4,但現在,無錫的光伏組件產能不到全國的10%,且缺乏行業龍頭企業。

當前的光伏產業,一面是產能過剩風雨欲來,一面是迭代更新加快,不同技術路線狹路相逢,深刻經歷了光伏產能過剩沖擊的無錫,又將如何把握行業周期轉變的時間窗口,實現光伏產業的再度做強?

尚德往事

提起無錫的光伏產業,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尚德,這座城市與光伏的緣分繞不開這家名冠一時的企業。

2000年,師從“太陽能之父”馬丁·格林的施正榮決心歸國創業。彼時,澳大利亞對太陽能只是停留在研發層面,產業化停滯不前,于是施正榮把目光投向了還是“光伏荒漠”的中國市場。

當時的無錫市政府也在探索“硅谷模式”,通過建立政府主導型的風險投資基金,扶持起拉動本地經濟起飛的高科技企業,兩方一拍即合。

隨著無錫尚德沖進全球光伏電池制造企業前三強,并于2005年在紐交所上市,施正榮一舉成為當時的中國首富,也帶動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。

根據第一財經•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的統計,從2000年前后至2012年“雙反”發生的這十年,是中國光伏起步的十年,也是中國光伏逐步完成國產化的十年。在這段時間里,無錫的光伏專利技術被引用超38000次,技術外溢至國內每一個省份,共計376個設市城市,對中國地級以上城市的覆蓋率接近90%。
微信圖片_20230720134646.jpg

不過,隱患也早已埋藏:原料依賴進口、產品主要出口、核心技術沒握在手上。洶涌而來的歐美“雙反”調查使得“三頭在外”的問題暴露無遺,歷經曲折和震蕩,2013年無錫尚德宣告破產重整。

當地多位熟悉產業規劃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,“巨星隕落”一定程度上使得當地政府對于光伏產業的支持更為謹慎。最直接的體現是,無錫市“十二五” “十三五”期間出臺的相關產業發展政策里,重點支持光伏發展的政策表述大量消失了。

但是,尚德等一批企業對于無錫乃至中國光伏產業的影響卻持續著。

無錫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朱剛告訴第一財經,至今無錫的“光伏圈”仍保留著每年一屆足球賽、籃球賽的傳統,也還保持著每周踢一場足球、打一場籃球的習慣。一同上場的,許多是十幾年前他在無錫尚德的老同事、老朋友。“如果衡量某個區域光伏產業凝聚力的指標里,有一項是當地能否定期組織文體賽事和交流會,無錫應該能拿第一。”

在朱剛看來,近十年間光伏企業依然在無錫“野蠻生長”,得益于當地完備的產業鏈和人才積累,體現了高度的市場化程度和國際競爭力。“尚德鼎盛時期,周邊的配套企業就有100多家,無錫光伏從業人員最多時,曾超過10萬人。雖然尚德破產重整了,但是產業鏈上下游的很多企業和高端人才都留了下來,他們發揮了重要的帶動作用。”

第一財經•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的統計顯示,以2013年為節點,對比無錫光伏企業在不同產鏈環節的分布情況,可以看到近十年新成立的企業在上游技術研發、設備原料,以及下游太陽能產品等環節的占比顯著提高。這表明,無錫光伏產業新生力量正在推動產業結構優化,從附加值較低的中游組件環節向微笑曲線兩端的高值環節延伸。

統計還顯示,與長三角周邊地市相比,無錫市光伏產業的科技型企業規模呈強增長態勢。截至2022年初,無錫市累計有417家光伏科技型企業,近二十年的企業數量復合增長率維持在15%以上,企業規模在長三角僅次于蘇州,產業集聚效應凸顯。

微信圖片_20230720134707.jpg

與此同時,朱剛也感受到了這兩年當地政府的積極態度:光伏產業地位正在逐步提升。2021年出臺的《無錫市“十四五”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》中,關鍵詞“光伏”出現了十四次。該文件提出,著力打造具有國內影響力的重點產業集群,新能源產業是被重點列入的六大地方特色優勢產業之一。

今年5月發布的《無錫市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23~2025年)》提出,更有力度地加強集群內部產業的協作配套,提振無錫新能源產業科學可持續發展。

但在周邊城市和其他光伏產業大市的競爭中,無錫如何走出自己的一條路?

以先進產能驅動“彎道超車”

在新一輪光伏領域N型TOPCon、異質結(HJT)以及鈣鈦礦電池和組件擴產浪潮中,無錫尚沒有形成大規模產能。據無錫日報,截至2022年度底,N型TOPCon電池產能僅有2GW,遠低于省內其他城市產能水平。

國內光伏擴產兇猛的背景下,無錫逐漸意識到擴大先進產能的重要性,并采取行動以抓住發展時機。今年一季度以來,無錫市簽約、開工的多個光伏產業項目,均是在異質結和鈣鈦礦領域的布局。

1月25日,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與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合作協議,投資57億元重點建設華晟異質結光伏產業園。4月12日,總投資30億元的極電光能鈣鈦礦產業基地項目在錫山區開工。該項目是一次“追加”,2022年底極電光能已經在錫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、智能化程度最高的150MW鈣鈦礦光伏生產線,該產線將在今年逐步釋放產能。

為何選擇在眾多技術路線中,押注異質結和鈣鈦礦?

華晟新能源高級副總裁徐昕告訴第一財經記者,異質結技術早期由日本三洋公司進行實驗室階段到量產階段的轉化,由于其核心專利的保護,異質結技術一直未得到有效的發展。2011年左右,異質結核心專利保護解禁,國內外紛紛研究起異質結技術并試圖將其量產和規模化,華晟就是其中的一員。

光伏的發電成本高度依賴于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。研究顯示,轉換效率每提升1%,發電成本可降低7%,但目前晶硅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出現瓶頸。

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,2022年P型PERC電池量產平均效率達23.2%,世界效率紀錄為24.06%,已接近24.5%的理論天花板。而N型電池2022年量產平均效率均已超24.5%,華晟新能源G12-15BB電池量產效率達25.2%。目前新技術的N型電池的技術路線主要有TOPCon、異質結、IBC等。

“異質結的兩個優勢非常突出:一是轉換效率高,二是制備過程低碳友好。由于異質結的工藝流程短、低碳足跡,因此相對其他技術,制備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污染和負擔也會明顯降低,這也非常關鍵。” 徐昕說。

與此同時,行業對于TOPCon和異質結“狹路相逢”誰將勝出的討論不絕于耳。徐昕認為,如果說從PERC到TOPCon,只是在一種范式內實現“量”的變化,那異質結電池技術,包括未來和鈣鈦礦的進一步結合,則正在打破現有的光電轉化范式牢籠,是顛覆式的創新。

在這一設定下,眾多主力光伏組件企業的表現略顯保守,常規的做法是通過改造傳統產能擴建TOPCon項目,而非直接選擇異質結。這種做法的背后,財務成本和收益是一個關鍵因素。

華金證券研報顯示,目前TOPCon組件相比PERC組件享有0.095元/W溢價,在此基礎上測算,TOPCon電池端預計實現1億元/GW盈利,遠超過異質結電池約0.56億元/GW盈利水平。TOPCon電池在N型電池中量產性價比最高,頭部企業多選擇以TOPCon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路線。

徐昕表示,目前行業主流的廠商改造傳統產線為TOPCon,計算的投資回報周期約為三年,即三年內能收回投資成本,為現有的PERC“續命”。三年以后,隨著異質結進一步降本,屆時光伏產品市場有望成為異質結電池的“天下”。

“目前華晟的異質結和PERC組件相比還有0.1元/W到0.2元/W的成本差距。為此,我們采取了垂直一體化的發展戰略,硅棒切片、電池、組件等環節均有布局,這樣產品能夠進一步降本增效。我們的目標是,到今年的第三、四季度,讓異質結和PERC的成本在組件端打平,再結合異質結產品雙面率高、溫度衰減更弱等優勢,這樣競爭力就能充分體現。現在的降本路徑已經很明確了,所以我們有信心能達成。”徐昕稱。

另一種“明星路線”是鈣鈦礦電池,包括純鈣鈦礦電池和鈣鈦礦疊層電池兩種類型。異質結目前被公認是與鈣鈦礦組成疊層電池的“最佳拍檔”。

極電光能副總裁姜偉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,鈣鈦礦電池具有更高的理論極限效率和更低的生產成本,兩者是市場普遍看好鈣鈦礦電池的核心原因。

微信圖片_20230720134710.jpg極電光能無錫云林工廠 采訪對象供圖

券商研報顯示,鈣鈦礦僅用了14年就將實驗室效率提升到26%,而晶硅電池用了接近70年才提升到26.8%。同時,單結鈣鈦礦電池理論效率33%大于晶硅電池的29.4%,鈣鈦礦/異質結疊層電池實驗室效率已來到33.7%。

更低的成本則體現在產業鏈短、原材料成本低且純度要求低、能耗低等方面。例如,單晶硅太陽能級純度要求在99.9999%,而鈣鈦礦太陽能級只需99%以上即可,大幅降低了對原料純度的要求和原料提純的成本。從能耗角度看,單晶硅料制備最高溫度需要1700℃,鈣鈦礦材料制備僅僅需要150℃。

投資方面,以1GW產能投資來對比,晶硅的硅料、硅片、電池、組件全部加起來,需要大約9億~10億元的投資規模,而鈣鈦礦1GW的產能投資,在達到一定成熟度后,約為5億元,是晶硅的一半。

目前國內已有3條百兆瓦級單結鈣鈦礦產線投產,預計2023年開工產能約1~2GW。其中,極電光能去年底在無錫投產了全球最大150MW鈣鈦礦光伏產線,今年4月再度選擇無錫加碼投資建設全球首條1GW鈣鈦礦光伏生產線及研發創新中心、總部大樓。

規模化將帶來巨大的降本優勢。姜偉龍表示,目前晶硅電池的銷售價格約為1.3~1.4元/W,極限成本約為1.1~1.2元/W,但是GW級產能下,鈣鈦礦電池組件成本可降至0.8元/W,約為晶硅極限成本的60%~70%,且有進一步下探空間,未來有望降至0.6元/W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無論是TOPCon、異質結還是鈣鈦礦,一連串的擴產動作下,光伏電池及組件產能不斷提高,產能過剩的隱憂與日俱增。過去的二十年間,類似的情況數次上演,過剩后的優勝劣汰時常伴隨著一片哀鴻。

姜偉龍認為,光伏制造產能過剩已經是公認的事實,未來兩年內將完成行業洗牌和N型取代P型的技術迭代,部分企業將不可避免地被淘汰出局。兩年之后,也正是鈣鈦礦組件實現GW級量產并開始大批量進入市場的時間。

如何與晶硅企業成熟完善的市場渠道競爭,姜偉龍對此持樂觀態度,“鈣鈦礦的市場規模取決于技術本身”。在他看來,光伏是一個缺乏品牌忠誠度的工業品市場,性能和價格決定了應用側的收益率,電站項目收益率和度電成本決定了用戶的選擇。因此,晶硅光伏現階段的過剩并不成為鈣鈦礦廠商的關切,鈣鈦礦企業當前還是聚焦于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推進,聚焦于鈣鈦礦產品持續降本增效。“當鈣鈦礦在效率、壽命和價格等方面綜合形成明顯優勢以后,市場份額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。”

無錫“追光”

“為何選擇這里”,多家落地無錫設廠的企業都提到了這里完備的產業鏈和人才配套,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。但是,缺乏作為“鏈主”的龍頭企業也限制了本土產業發展的想象空間。

徐昕表示,華晟的總部設在安徽宣城,外地擁有大理、無錫、合肥三大生產基地,預計2023年投產異質結電池產能將超過12GW,加上2.7GW的原有產能,到2023年總產能將達15GW左右。高速擴產的背后,既有企業自身降本提質的需求,也是對于龍頭企業下場前的防守。“在大廠意識到該做異質結的時候,我們希望華晟的產能規模能達到40GW到50GW,這是一道安全線。”

華晟的防守不無道理。一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,目前許多龍頭企業都在建立新路線的人才和技術儲備,異質結是其中的熱門路線,“把腳放在油門上”。當某家廠商驗證了其成本競爭優勢時,單個龍頭企業“踩油門”布局的規模可能短時間內達到幾十GW。到時,產品迭代的速度或許如同PERC技術取代BSF,一兩年即可完成。

在各大廠商出于不同的原因紛紛擴產的同時,許多城市也將其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,加大招商引資力度。無錫多位光伏行業人士告訴記者,給土地、給稅收優惠、給產業基金,這些操作一度是部分地區招商的“標配”,爭奪相當激烈。而無錫地處長三角腹地,土地資源相對緊張,電價相較四川等水電大省偏高,因此在先天資源上存在一定劣勢。

“當時很多地方都拋來了繡球,但我們還是選擇了無錫。一方面,無錫市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專業成熟,響應速度快、辦事效率高,這是非常打動我們的理由。”徐昕表示,除此以外,當地的產業配套也很完整,無論材料還是設備供應商,都能在附近找到合適的,能降低溝通運輸等成本。同時,本地的文化氛圍好,半導體等高層次人才聚集,而光伏產業現在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人才稀缺。

極電選擇無錫的理由與之類似。姜偉龍告訴記者,不同于晶硅龐大漫長的產業鏈,鈣鈦礦的產業鏈比較短,主鏈條在一個工廠就能完成。對于鈣鈦礦工廠而言,采購進廠的原材料是大宗的化工原料,出廠的是可以裝到電站上的鈣鈦礦光伏組件。其中,制造裝備以及涵蓋原材料、靶材等在內的輔鏈均需要外部采購,他幾乎都能在當地找到供應商。最關鍵的是,鈣鈦礦還處于產業化技術開發階段,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較大,無錫從自然環境到社會環境、人才政策對于高端人才都具有很強的吸引力。

微信圖片_20230720134712.jpg先導智能工廠內部調試裝配的設備 采訪對象供圖

先導智能是當地光伏設備商的代表企業,先導智能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,先導智能最早給電容器產線提供設備,2008年尚德等一批企業缺乏自動化設備,先導智能由此切入鋰電和光伏領域。2021年左右,光伏產業冒出了迭代升級的苗頭,該公司著力研發TOPCon技術的工藝設備,此后各大廠商的TOPCon擴產潮證明了這一判斷的準確性。目前,公司也在積極布局其他光伏技術路線對應設備的前瞻性研發。

微信圖片_20230720134715.jpg

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設備龍頭企業,先導智能是無錫吸引先進產能布局的一張名片。在該負責人看來,其他地方想要“復制”一家這樣的企業并不容易。設備企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技術和產品,同時供應鏈也是設備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。依托長三角的地理優勢,先導智能與數千家供應鏈企業建立起了緊密的聯系。目前,先導智能是業內唯一一家擁有100%自主知識產權的整線設備服務商,這意味著在交付、成本和研發能力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。

“鋰電的更新迭代是漸進性的,也許未來十年鋰電在現有的框架上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。但光伏產品的迭代是顛覆性的,現在的TOPCon和PERC還有一些銜接,但是異質結和鈣鈦礦是徹底的改變。對于光伏廠商和設備商來說,這構成了很大的挑戰,我們需要密切關注新技術和新需求。”該負責人分析說。

根據第一財經•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的統計,“組件” “封裝” “夾具”等關鍵詞在無錫的光伏領域專利中出現頻率較高,反映出無錫在光伏產業中游環節有深厚的技術積累。

微信圖片_20230720134719.jpg

朱剛介紹,在晶硅光伏產業鏈中,組件環節是終端產品,是電池片、膠膜、光伏玻璃、邊框、接線盒等多個部件的集合,周邊配套需求較多,具有較強的產業帶動能力。作為光伏資源集聚高地,無錫在產業鏈集群完整度、市場化品牌競爭力、上市公司數量、高端人才、第三方平臺機構等資源方面仍處于行業領先地位,具備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基礎要素。

他同時提醒,“光伏產業還需要一個千億級乃至更強實力的行業‘鏈主’來引領”。“鏈主”是產業鏈上的“火車頭”,具備鏈接某一產業上中下游的核心凝聚力,是整個產業發展中具有帶動作用的企業。目前無錫的光伏企業中,尚缺類似通威、隆基、協鑫這樣的龍頭企業,單個企業的帶動性和影響力還不夠。

2022年,無錫市171家規上新能源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50.72億元、同比增長24.16%。其中,光伏規上企業96家,營業收入1014.56億元、同比增長47.16%。

今年4月26日,無錫新能源商會聯合無錫國聯新創私募投資發起成立了總規模10億元的無錫新能源產業投資發展基金,用于準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和新能源優質資產項目投資,力爭在3年內助推2家以上本土新能源企業成功上市。

根據無錫“十四五”時期構建“465”現代產業體系規劃目標,光伏產業是無錫10條卓越產業鏈之一,接下來將聚焦硅片生產、晶硅電池制造、光伏發電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及光伏制造設備,做強光伏裝備、組件、逆變器等優勢產品,加快N型TOPCon、異質結(HJT)晶硅電池和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發,加快國家太陽能光伏產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、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對產業的支撐。

“光伏是一個典型的資本密集型和周期性行業,產品、技術、價格、品牌、人才、商業模式等產業要素瞬息萬變,每過幾年都要經歷一輪殘酷的洗牌和資源整合,傳統企業不斷地革新和上下游擴張,外部資本和跨界勢力也不斷入局,行業始終處于風云變幻和優勝劣汰格局之中。但是,在這樣的沖擊和夾縫中,無錫的很多企業一直活到了現在。我們希望組織協調各方資源優勢,發揮無錫地方資源優勢和各類行業平臺作用,助力企業不僅扛住行業巨變,還能發展得更好。”朱剛說。

文章轉載來源:第一財經

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
seo seo
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|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| 2021成人国产精品| 女人张开腿男人捅|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| 性xxxxfreexxxxx喷水欧美|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| 欧美性bbwbbw|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| 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|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|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官网|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| jizz中国免费| 女人扒开屁股桶爽30分钟|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|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|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|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|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| 护士系列sdde221取精| 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 | 久久人人爽人人人人爽av|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|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|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视频|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 成人a在线观看|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|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|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|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| 能顺利播放的男男网站free|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| 美女教师一级毛片|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| 老子影院午夜理伦手机|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| 波多野结衣伦理片在线观看|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| 日韩欧美国产师生制服|